质量目标来自客户的需求和期望,并与质量政策保持一致。环境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来自建立质量目标的过程。为了实现这些目标,需要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,包括管理计划。然而,这样做的组织机构并不多,导致管理体系偏离标准的要求和有效性较差。
所以特意收集了几个企业常见的不当做法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分享:
一.“重要环境因素”和“重大危险源”与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脱节
“两大因素”和“两大危险源”识别脱节
常见的问题是:对于组织列出的问题“重要环境因素”和“重大危险源”,在环境因素清单和危险源清单中找不到踪影;“重要环境因素”和“重大危险源”与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脱节。
正确的方法是:在综合管理系统的运行中,使用各种方法来识别环境因素和风险来源。在此基础上,首先,根据已识别的法律、法规和其他要求,对其进行评估“环境影响”和’“风险程度”违反或超出法律、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,应当立即确定为“重要环境因素”和(或)“重大危险源”对于其他“环境因素”和“危险源”可以使用头脑风暴法.水平对比法.过程分析法.多因子打分法,LEC法.评估风险估算法等以确定其是否为“重要环境因素”和(或)“重大危险源”初步筛选,确定环境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。
二.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重要环境因素.重大危险源脱节
环境和“职健安目标”与“环境因素”“危险源”发生脱节
一个常见的问题是,尽管该组织已经确定了环境目标.所有指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识别“环境因素”或“危险源”可以对应,但不能实现。比如一些组织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“七无”目标,即无火灾事故.无爆炸事故.无死亡事故.没有交通事故.无重伤事故无轻伤事故.没有职业病就是这样。其中,虽然没有火灾事故.无爆炸事故没有交通事故.没有职业病的目标不够具体,但可以勉强对应火灾伤害.爆炸伤害.交通伤害.具体的重大危险源,如有毒大危险源,无死亡事故.无重伤事故.几乎所有的危险都可以达到没有轻伤事故的目标(包括“重大危险源”)对应。如果通过几个具体的管理方案无法实现这样设定范围的目标,很多组织就会不知所措.不知所措。
解决办法是:把“七无”目标作为总体目标,作为政策的内容处理。具体目标应通过上述“危险源识别-评估重大危险源和控制计划-目标”(即标准的4.3.1至4.3.3)确定管理思路,为下一步制定管理计划和运行控制奠定基础。
三、管理方案与确定的环境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发生脱节
常见的问题是:管理方案的内容比较粗,如只列出一个主要部门的职责,只规定完成的时间,或将管理方案的完成时间定为“明年年底”,很难说这样的目标能不能实现。
正确的做法是:关于职责.应列出“为实现目标所赋子组织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”,即包括所有有关的职能和层次,而不仅仅是主管部门这一个职能和层次;关于时间,应包括实施所有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所应实现目标的时间。具体管理方案示例详见表一《环境管理方案》(示例)和表二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》(示例)。在这两个管理方案中,还可以看到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:管理方案中不仅有具体的技术措施,而且有为确保目标和指标实现所需的人员培训、制度的修订和完善、对管理方案实施过程的检查监督等。制定了这样的管理方案,只要步步落实,目标和指标就可以实现。